特殊教育语言智能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现面向社会发布2025年度课题指南,诚邀各界学者积极参与申报。本次课题申报旨在推动特殊教育语言智能领域的研究,促进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助力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在该领域的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一、平台简介
特殊教育语言智能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基于乐山师范学院2009年成立的四川特殊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和2014年成立的互联网自然语言智能处理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两个科研平台,于2022年12月被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正式公布为首批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单位。实验室是西南地区唯一聚焦“残疾人语言沟通障碍”领域的科研平台,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面向听障人士的手语机器翻译、面向孤独症儿童的人机智能对话、面向言语障碍儿童的语言智能训练。
二、课题申报、资助金额与结题要求
(一)课题申报:本年度实验室拟资助重点项目3项,一般项目8项,自筹项目3项,具体资助类型和数量待项目申报结束后,由学术委员会根据申报情况评定决定。申报重点项目课题负责人原则上应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
(二)资助金额:其中重点项目资助经费为2-3万元/项,一般项目资助经费为1-2万元/项。
(三)结题要求:
1. 成果要求:
(1)项目所有成果发表时应在显著位置署上本课题资助信息,否则不予结题。如:本文为特殊教育语言智能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项目名称+编号)成果之一。
(2)重点项目须完成(二选一):
①1篇2区及以上SCI/SSCI论文或CCF(中国计算机学会)列表 B及以上的期刊/会议论文
②2篇SCI/SSCI论文。
(3)一般项目须完成(三选一):
①1篇SCI/SSCI论文或CCF C及以上的期刊/会议论文;
②1篇CSSCI论文或1篇CSSCI扩展版论文或2篇北大核心期刊论文;
(4)自筹项目须完成:1篇核心论文或2篇普刊论文。
2. 项目周期原则上为2年。
三、课题申报途径
项目申报需要的各种材料(包括课题指南、申报书)请从特殊教育语言智能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网站下载(网址:http://lise.lsnu.edu.cn/ )。
四、课题申报受理时间
本次项目申报截止日期为2025年4月30日。请申报人于截止日期前将加盖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公章的申报书(一式5份)邮寄至特殊教育语言智能重点实验室(推荐使用顺丰快递),电子文档发送至邮箱253768440@qq.com,逾期不再受理。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向方桃
联系电话:13438722570
电子邮箱:253768440@qq.com
网址:http://lise.lsnu.edu.cn/
通讯地址:乐山师范学院北校区特教大楼D栋501 特殊教育语言智能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614004)
特殊教育语言智能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
申报书附件:

2025年4月3日
课题指南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和《“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国办发〔2021〕60号)要求,推动医疗康复、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的深度融合,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加速特殊教育智慧校园和智慧课堂的建设进程。特殊教育语言智能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现面向社会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研究人员发布本年度课题指南。
一、政策类专项研究
1、听力语言康复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2、沟通交流障碍儿童融合教育研究
3、听力语言康复机构运营状态和质量
二、理论类专项研究
1、沟通交流障碍儿童心理及行为特点研究
2、儿童(听障、孤独症、智障、脑瘫等)言语语言障碍特征研究
3、孤独症儿童病理性相关研究
4、人工智能手语相关研究
三、技术类专项研究
1、垂直领域的手语数字人生成技术
2、面向大词汇表的高精度、强泛化孤立词手语识别算法
3、真实场景下的手语机器翻译模型与算法
4、面向垂直领域的手语语料库构建
5、面向孤独症儿童的人机智能对话研究
6、听力康复策略研究
7、语言能力康复效果评估方法研究
8、结合大语言模型的构音障碍评估研究
9、听觉能力康复效果评估方法研究
10、言语治疗与语言康复方法研究
四、辅具类专项研究
1、语料库建设研究
2、沟通和信息辅助教学专项研究
3、沟通和信息辅助学具专项研究
4、沟通和信息辅助生活用具专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