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图/敬思远) 10月13-15日,特殊教育语言智能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副主任金澎与敬思远参加了中国中文信息学会计算语言学专委会2023年第二期学术沙龙:面向特殊人群的自然语言处理关键技术研究。
学术沙龙于14日13点-18点,在清华大学蒙民伟人文楼召开。会议由清华大学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蔡曙山教授主持,与会嘉宾有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计算语言所所长江铭虎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周文罡教授、厦门大学陈毅东教授、河南省聋协主席仰国维副教授、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王向东研究员、北京联合大学钟经华教授、姚登峰教授、南京特殊师范大学张居晓教授,以及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手语、盲文专家学者、浪潮信息技术专家等。
会上,蔡曙山教授、周文罡教授、姚登峰教授、陈毅东教授等分别做了“符号还是信号:人类语言、动物语言和机器语言”,“手语识别技术的进展”,“神经手语翻译研究进展”,“手语计算:瓶颈与挑战”等学术报告,对手语计算领域研究前沿、当前瓶颈、未来发展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和分析,令与会人员感到收获巨大。
随后,重点实验室金澎作为嘉宾参加了题为“大模型能够为低资源语言做什么?”的高峰论坛,向与会专家学者详细介绍了重点实验室当前的语料建设工作及面临的问题,受到了现场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和重视,北京聋协、南京特殊师范大学和浪潮信息的三位专家向金澎咨询了语料建设细节,并提出了宝贵意见。(审核人:金澎)
